全部
電影傳單/香港保衛釣魚台示威事件/年青人:藝術人生(M+ 放映:路磚之下)
13-05-2018 上映
134 分鐘
---(---)
分享
故事簡介
影片名稱:電影傳單語言:無聲
片長:30分鐘
導演:匿名者
故事:「電影傳單」是多部片長約兩至三分鐘的無聲短片組成的作品,由多名法國導演(包括尚盧高達、基斯馬爾卡和亞倫雷奈)以匿名和集體創作的方式執導。以平台攝影機拍攝定格相片動畫(大部分於1968年5月攝製),每部短片都是一篇短篇散文,直接以影像介入革命。
影片名稱:香港保衛釣魚台示威事件
語言:無聲
片長:15分鐘
導演:趙德克、羅卡
故事:本短片紀錄了香港七十年代初鬥志激昂的青年臉孔、宣傳標語和城市景觀。趙德克和羅卡以手持攝錄機拍攝了1971年4月連續五天的示威事件,並由羅卡剪輯及配上手寫標題。短片記錄了示威者集結在市內多個地方,熱情澎湃發出反對《歸還沖繩協定》的聲音。根據此協定,美國把釣魚台的行政權交予日本,違反中國聲稱所擁有的主權。
羅卡 (香港,生於1941年)是香港著名作家、歷史家、電影學者,專門研究香港和跨國電影。他曾於羅馬電影實驗中心受訓,製作過多部實驗電影,並曾任職於無線電視、電影文化中心、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電影資料館等機構。
趙德克是香港實驗電影先驅,曾為國泰電影公司擔任佈景師,並於六十至七十年代執導六部實驗電影。自1972年起移居巴黎,從事繪畫工作。
影片名稱:年青人(第八集):藝術人生
語言:粵語(英文字幕)
片長:39分鐘
導演:嚴浩
故事:〈藝術人生〉是無線電視劇集《年青人》的其中一集,嚴肅地探討一群深懷社會意識的青年留學回港後的經歷。嚴浩這部明快而帶憂鬱的作品,是對於藝術生活的頌歌,故事取材自現實生活,以本地一份重要文化雜誌的創辦事跡為藍本,追尋由青年帶領的社會運動在香港留下的痕跡,描寫年輕知識分子的夢想被當時的社會現實碾碎幻滅的一刻。
嚴浩(香港,生於1952年)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領導人物。他在七十年代中期於倫敦修畢電影研究後加入無線電視,任職導演和編劇,後來轉拍劇情片,著名作品包括首作《茄哩啡》(1978年)、《似水流年》(1984年)和獲獎電影《滾滾紅塵》(1990年)。
導演
演員 |
* = 設有首場長者優惠
電影傳單/香港保衛釣魚台示威事件/年青人:藝術人生(M+ 放映:路磚之下)
13-05-2018 上映
134 分鐘
()
故事簡介
影片名稱:電影傳單語言:無聲
片長:30分鐘
導演:匿名者
故事:「電影傳單」是多部片長約兩至三分鐘的無聲短片組成的作品,由多名法國導演(包括尚盧高達、基斯馬爾卡和亞倫雷奈)以匿名和集體創作的方式執導。以平台攝影機拍攝定格相片動畫(大部分於1968年5月攝製),每部短片都是一篇短篇散文,直接以影像介入革命。
影片名稱:香港保衛釣魚台示威事件
語言:無聲
片長:15分鐘
導演:趙德克、羅卡
故事:本短片紀錄了香港七十年代初鬥志激昂的青年臉孔、宣傳標語和城市景觀。趙德克和羅卡以手持攝錄機拍攝了1971年4月連續五天的示威事件,並由羅卡剪輯及配上手寫標題。短片記錄了示威者集結在市內多個地方,熱情澎湃發出反對《歸還沖繩協定》的聲音。根據此協定,美國把釣魚台的行政權交予日本,違反中國聲稱所擁有的主權。
羅卡 (香港,生於1941年)是香港著名作家、歷史家、電影學者,專門研究香港和跨國電影。他曾於羅馬電影實驗中心受訓,製作過多部實驗電影,並曾任職於無線電視、電影文化中心、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電影資料館等機構。
趙德克是香港實驗電影先驅,曾為國泰電影公司擔任佈景師,並於六十至七十年代執導六部實驗電影。自1972年起移居巴黎,從事繪畫工作。
影片名稱:年青人(第八集):藝術人生
語言:粵語(英文字幕)
片長:39分鐘
導演:嚴浩
故事:〈藝術人生〉是無線電視劇集《年青人》的其中一集,嚴肅地探討一群深懷社會意識的青年留學回港後的經歷。嚴浩這部明快而帶憂鬱的作品,是對於藝術生活的頌歌,故事取材自現實生活,以本地一份重要文化雜誌的創辦事跡為藍本,追尋由青年帶領的社會運動在香港留下的痕跡,描寫年輕知識分子的夢想被當時的社會現實碾碎幻滅的一刻。
嚴浩(香港,生於1952年)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領導人物。他在七十年代中期於倫敦修畢電影研究後加入無線電視,任職導演和編劇,後來轉拍劇情片,著名作品包括首作《茄哩啡》(1978年)、《似水流年》(1984年)和獲獎電影《滾滾紅塵》(1990年)。
導演
演員
分享
放映場次
全部
* = 設有首場長者優惠